二十四节气 · 小暑安全配资网站
小暑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,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。暑,是炎热的意思,小暑为小热,还不十分热。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,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,民间有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之说。
小暑节气做好6件事
虽然听起来感觉天气炎热,但也是人体自然调节、增强代谢能力的时节。进入小暑后,暑热的天气特点更加突出,人体出汗多,消耗大,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,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小暑节气要注意补充体力,解热防暑。
养阳气
暑天容易伤气,这将导致体力、元气不足,机体功能下降。免疫机能一旦下降,感冒、肠胃疾病往往乘虚而入。
对策:房间内外温差不能太大。在使用空调避暑降温时,温度不要设定过低,一般不应低于27 ℃,不要长时间开着空调,室内要经常通风。夏季要在一个凉爽、干燥、舒适的环境中生活,注意防止因贪凉而引发各种疾病。
助睡眠
夏天昼长夜短,且夜间温度也较高,导致一些人夜间休息得不好。中医称之为“阴阳失衡”,这种情况会加大心血管疾病的发作风险,如血压升高等。
对策:保证足够的睡眠,这样才能维持身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。建议成年人每天保证7小时的高质量睡眠。
除湿热
夏天多暑多湿,人往往感到头重脑疼,容易抑郁、倦怠、胸闷、胃口不好。对于体质湿热者来说,手心脚心常有发热感,且在湿气和热气交相作用下,容易便秘。
“冬不坐石,夏不坐木。”这里特别提醒老年朋友,小暑时节外出散步时,千万别长坐木头椅子。木头,尤其是久置室外的木料,经过露打雨淋,含水分较多,表面看上去是干的,可是经太阳一晒,温度升高,便会向外散发潮气。如果在上面坐久了,会把湿气传到我们体内,可能诱发痔疮、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。
对策:饮食要清淡,便于消化。多食用消热利湿的食物,比如绿豆粥、荷叶粥、红小豆粥等。还要注意调节好房间中的湿度,多开窗通风。
少重口
有些人受炎热天气影响,食欲不振,可以吃得稍微清淡些。夏季适当多食用低糖、低盐、高碳水化合物、高蛋白的食物,少吃辛辣、油炸食品。
对策:夏季适合吃冬瓜、白萝卜、番茄等化湿通淤、有助改善肠胃功能的食物;宜多吃淡水鱼,少吃红肉;可饮决明子茶、大麦茶、菊花茶、苦丁茶、绿豆汤等。
稳住情绪
天气炎热,情绪容易波动,导致血压上升,心脑血管疾病容易发作。情绪波动过大还会导致肠胃功能的紊乱,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等也与情绪有很大关联。
对策:有意识地调节情绪。原本就有心脑血管疾病、高血压的人在夏天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绪,保持平和的心情,以降低疾病发作的风险。
运动别激烈
一般来说,炎热的夏季宜遵循“少动多静”的养生原则,以免阳气外泄太过。但“少动”不等于“不动”,夏天还是需要维持适量的运动,注意不要在阳光下运动。同时,由于夏天运动出汗量更大,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,防止出汗过多导致血黏度升高。
对策:建议饭后一小时运动,且运动不宜太激烈,不要流过多汗。散步、慢跑、游泳等运动就很适合夏季进行。同时要多饮水,及时补充水分,减轻心脏负担。
日月运行,一寒一暑。只要我们顺应四季变化的规律,不但能过得舒舒服服,还可以延年益寿,关键就是顺天意,趋利避害,顺时安心,借天升阳。
本文综合自:①央视新闻2024.07.06《“冬病夏治”好时节 “小暑”养生要注意哪些?》②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2023.07.08《小暑遇到持续高温!做好6件事,高温暑天保平安!》②光明网2023.07.07《小暑——盛夏伊始,万物葱郁》
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